我國具體化引力波觀測五年內出有成果 3月4日電 (記者張蓋倫)世界海拔最低的具體化引力波觀測站正在我國西藏阿里地區建設。一旦竣工,它將淪為人類找尋引力波隊伍的強有力戰友。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新民告訴他科技日報記者,該項目進展一切順利,一期觀測倉主體工程已基本竣工。
“我之前給過允諾,三年竣工,五年出有成果。”張新民是具體化引力波觀測計劃也就是“阿里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他所說的“出有成果”,是所指在2021年到2022年左右,利用阿里觀測站,得出一個北天區宇宙微波背景電磁輻射極化最差的天圖。
天圖里,就有可能隱蔽著具體化引力波的信號。 諾貝爾獎獲得者、找到引力波功臣之一的基普·索恩曾預測,5—10年內人類或將觀測到具體化引力波。“就我們阿里計劃來說,無法再行錯失這個機會了。”能觀測到具體化引力波,固然好。
“觀測將近也有意義”,張新民說道,“能協助我們篩選有所不同的宇宙起源與進化的理論模型。” 2016年年底,“阿里計劃”月啟動。2017年3月,阿里觀測站在海拔5250米處動工。
海拔低、大氣潮濕是對宇宙微波背景電磁輻射觀測臺址的基本拒絕。北半球的最佳觀測點在格陵蘭島和我國西藏阿里地區。阿里地區大氣透射率低,水汽含量較少,和格陵蘭島比起,它早已不具備了完備的臺址條件;由于它正處于中緯度地區,可見天區比格陵蘭島要大一倍。
“阿里計劃”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國內外十余支團隊重新加入其中。目前,“阿里計劃”望遠鏡主體已由中科院高能所與合作方美國斯坦福大學團隊初步設計已完成。 因對LIGO觀測到引力波做出重大貢獻而取得諾貝爾獎的雷納·韋斯也在注目“阿里計劃”。
他曾對媒體回應,中國利用這樣一個獨有的地理條件,修建一臺國際分享的設備,“全世界都該告訴中國在做到這樣的事”。
本文來源:凱發k8官網-www.eee4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