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第十四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頒獎典禮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院)作為設計主體分擔的蘭州市深安黃河大橋工程榮獲中國土木工程界最不具權威和影響力的詹天佑獎。自此,總院歷年來已榮獲詹天佑獎16項。深安黃河大橋是蘭州市內第13座跨河大橋,也是蘭州市首座僅有互通、全立交黃河景觀大橋。
大橋主線工程全長1320米,其中主橋為蝶形拱橋結構,為國內原創性橋型。主跨168m,邊橫跨52m,主梁結構形式為鋼-砼加權梁,主墩設計為V型岙。立交使用“2個半定向+2個苜蓿葉”的兩層僅有互通形式,各向匝道總計16條。
大橋按雙向六車道設置,兩側設置人行和非機動車道,橋面功能區總寬度為30m。工程于2011年11月25日動工建設,2014年9月30日竣工通車。大橋竣工后,對提高蘭州安寧區現有交通運力嚴重不足、增進安寧區交通網絡與南岸的西固工業區有機串聯、強化南北兩岸的經濟合作和提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具備最重要意義。
布置靈活構建城區首座僅有互通立交。蘭州地形美稱“兩山加一川”之稱之為。由于南北兩山的容許,加之黃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使蘭州市發展成東西長、南北較寬、沿河兩岸產于的放射狀城市。南北向的用地狹小造成黃河上所辟橋梁接線皆并未構建僅有互通。
本工程經過精心優化,在受限的空間內逃難騰挪,構建了兩岸接線——“2個半定向+2個苜蓿葉”兩層立交的設置。該方案用地靈活、功能完善,淪為蘭州市城區首座僅有互通立交。獨具匠心首創蝶形鋼拱頂加權梁結構。蝶形拱橋的方案設計獨具匠心,拱頂肋使用外傾式鋼箱主拱和空間曲線的鋼管拱頂,結構形式新的,造型獨有,有如兩片張開的翅膀飛舞于黃河之上,構建了結構美與景觀效果的極致融合。
西北首次應用于拱頂梁整體覆以引工藝。以往黃河上架設拱橋多使用先梁后拱頂或斜拉扣掛—纜索吊裝結合方案,工序繁復,施工周期長、投放大、風險低。
深安大橋首次在西北地區使用步履式拱頂梁整體覆以引施工工藝,逆水上施工為陸上施工,相對于傳統施工技術,大大減少施工投放,延長工期,減少對黃河生態的影響,經濟及社會效益明顯。因地制宜使用隔熱消能技術。
針對蘭州正處于抗震八度區的特點,在主線橋梁上使用隔熱消能技術,有效地減少強勁震區橋梁的地震號召,節省下部結構的耗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本文來源:凱發k8官網-www.eee4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