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香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兩大基建工程大延誤,如果新增經費遇上妨礙,有可能不得不復工。另一方面,辯論多時的赤鱲角機場第三條滑行道建設工程,由于工程延誤或延后已是家常便飯,三跑完會否淪落高鐵暗諷,將淪為2016年的關注點之一。香港香港旺角騷亂的影響,至今并未幾乎平息。以權利、法治著稱的香港更加令人困惑,也讓很多關心香港發展的人士深感不得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派駐香港,對近年來香港綠政治化的氛圍動容很深,并體會到其對香港經濟以及民生工程風化力之極大。1997年重返后,香港特區政府發售多項大型基礎設施,以增進經濟發展。
然而,最近這些年,香港的許多最重要基礎設施如廣深港高鐵、沙中線、港珠澳大橋等,不約而同地陷于不了了之延后相當嚴重延誤的失望境地,有的工程甚至被稱作香港的恥辱。個中原因,有一點深思。甚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西九龍車站施工現場7大工程會成深淵深潭?2015年12月30日,亞洲僅次于的地下火車站甚廣深港高鐵深圳福田車站月運營。
該條線路將來全線通車,從廣州到香港僅有須要半小時。但對比深圳,高鐵香港段由計劃到修建畢竟風波不斷如今,這條26公里寬的港淺高鐵要辟8年才有可能通車。
香港高鐵的龜速是如何可謂的呢?數據表明,香港政府從2005年開始規劃新建甚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并在2007年的《施政報告》中,把高鐵列為十大基建工程,2008年開始明確設計,2009年開始推展計劃。但政府推展該工程期間遭到反對派白熱化贊成,并造成向立法會申請人的經費三度被延后,以后2010年1月初才通過669億元(港元,折合,1元人民幣約合1.2港元)的高鐵工程經費申請人,同月27日月動工。爭議未因此完結。
2014年4月中旬,香港地鐵公司忽然宣告港淺高鐵工程因地質簡單及黑色暴雨浸毀大型鐵環挖機而延后,原訂2015年竣工要推遲到2017年通車。這在香港又引起政治爭議。5月初,香港17個團體的代表踏上街頭抗議高鐵工期延后延誤。去年6月,港鐵再度發布稱之為,該工程最慢之前2018年第三季度才能已完成,耗資則升到844.2億元。
港鐵雖允諾為高鐵耗資封頂,但須立法會新增經費大約198億元,因此再次惹來爭議。目前,香港高鐵新增經費迫在眉睫,工程已面對復工。香港高鐵的困境,只是近年大型工程在香港屢屢遇阻的冰山一角。
除了高鐵,近年多項大型基礎設施皆經常出現相當嚴重延誤或延后情況,如港府早前發布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將由原訂的2016年底延后一年至2017年底竣工,大橋的香港口岸耗資更加由原訂304億元減至358.9億。另一個相當嚴重延誤的大白象,是某種程度被列入香港十大基礎設施的西九文化區。首批項目原訂最先于去年年內啟用,如今則全數延后至2016至2018年才可竣工,耗資某種程度由原訂的216億元下降至近期估算的471億元。其他如蓮塘口岸等工程,由162億港元升到249億元,延誤約54%。
香港大學原房地產及建設系由助理教授姚松炎去年底撰文總結說道,香港特大基建工程陸續延誤,凈計其中7項工程(港珠澳大橋、高鐵、沙中線、西九文化區、灣仔取道、蓮塘口岸、機場第三滑行道),耗資由原本的3000多億元下降至相似5000億元,平均值延誤親率57%。而且7項工程仍未竣工,或有更高延誤親率及其他風險,有可能是深淵深潭。
本文來源:凱發k8官網-www.eee4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