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鄭州一月五日電(記者朱曉娟)記者五日從黃河水利委員會得知,近十年來,隨著黃河流域社會經濟的較慢發展,流域廢置污水排放量急遽減少,加之天然來水量偏低,黃河流域水質污染日益減輕。 據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管理中心近期公布的《黃河流域近十年水質狀況及變化趨勢》指出,近十年來,黃河流域水質污染日益減輕,水污染形勢更加不利。二00三年黃河流域地表水超強三類水質標準(以下全稱微克)河長約百分之七十八點六,與一九九四年的百分之六十八點八比起,有所下降。
近十年間水質最好的年份為一九九七年及二00二年,其微克河長分別占到百分之八十及百分之八十點六。 與全流域水質情況比起,黃河干流污染發展趨勢更為嚴重。
二000年以后,水質急劇下降,至二00三年微克河長約百分之七十八點一。與一九九四年比起,微克河長上升幅度已約百分之二十點七。目前,黃河干流污染尤為相當嚴重的河段,主要集中于在石嘴山至烏達橋、三湖河口至喇嘛灣以及潼關至三門峽等河段。主要微克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等。
從支流來看,歷年來水質皆很差,微克河長所占到比例仍然都高居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五之間。目前,污染相當嚴重的支流主要有湟水、汾河、涑水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其進黃河段水質完全長年為劣五類(差五類水已基本喪失水體功能)。
與干流比起,支流污染項目顯著激增,主要微克項目除在干流上少見的外,還有溶解氧、氟化物、溶解酚、砷化物、重金屬等?! <曳治鲋赋?,導致黃河流域近十年水質污染漸漸減輕的原因是,近年來流域生產和生活用水量急遽減少,廢置污水排放量也隨之減小,而污染管理相當嚴重遲緩,部分企業并未構建達標排放,加之農業耕作大量用于化肥農藥,造成每年排出黃河的廢污水量大大減少。同時,由于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退化、降水增加、水量偏枯,水體溶解和水解污染物的能力上升,引發流域水質變差。
本文來源:凱發k8官網-www.eee4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