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發布2014年水資源管理考核情況——用“最嚴制度”擰緊“水龍頭”經濟日報記者張雪9月28日,水利部開會新聞通氣會,發布了除新的疆外30個省(區、市)2014年度實施最嚴苛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考核情況。考核結果顯示:2014年,30個省(區、市)用水總量為5513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近83億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上升31.9%,降幅比上年不斷擴大7.5個百分點;農田灌溉水有效地利用系數為0.531,比上年提升0.007;最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67.5%。
上海、天津、江蘇、山東、浙江等5個省市考核等級被訂為杰出;云南、貴州、四川等22個省(區、市)考核等級訂為較好;甘肅、西藏、山西等3個省區考核等級訂為合格。曬出這份年度“水單”,對各地不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成績背后代價了怎樣的希望?又體現出有哪些問題?“從考核結果看,去年如期完成了年度用水總量掌控、用水效率掌控和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控制目標,我國的用水情況和水質情況正在惡化。”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陳明忠說道。
以最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事例,“水源地的水質情況最不受注目,2014年參與評價的168個《全國最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中的水源地水質超過或高于Ⅲ類標準的比例為98.8%。”水利部水資源司維護處長張鴻星說道。從國家層面來說,對待各地的考核結果獎罰分明。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實施最嚴苛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對期末考核結果為“杰出”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不予通報表彰,有關部門在涉及項目決定上將優先予以考慮。年度或期末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在考核結果公告后一個月內,向國務院作出書面報告,明確提出限期整改措施;排查期間,停止該地區建設項目追加水源和入河排污口審核,停止該地區追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核;對排查不做到的,由監察機關依法依紀追究責任該地區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成績單中沒經常出現不合格的省份,但我們不會把各省份在最嚴苛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面不存在哪些問題,哪些項目加分告訴各地,以便他們更佳地改良工作。
”水利部水資源司巡視員、實施最嚴苛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組辦公室主任程曉冰說道。為徹底解決問題水對立,我國強力實行了最嚴苛水資源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原作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掌控、用水效率掌控和水功能區容許納污“三條紅線”。從去年的考核成績看,我國攻下了年度水資源管理的“底線”。提升用水效率,關鍵是實施“節水優先”方針。
節水早已淪為172項根本性水利工程的建設重點,2014年水利投資更進一步向節水工程彎曲,全國追加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追加節水能力35億立方米。最嚴苛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已倒數發布兩年,“成績單”一方面凸顯了水資源管理工作獲得的成績,另一方面也客觀體現出有不存在的問題。全國用水總量雖然已完成了年度指標,但是省級之間不均衡,部分地區的用水結構不合理,水資源利用效率偏高。程曉冰回應,今后還有可能要增大最嚴苛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對于節水方面的考核權重,以調動地方節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此外,從管理能力建設來說,雖然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項目中央、流域、省三級信息平臺和所取用水戶、水功能區、省界斷面三大監控體系已基本竣工,中央、流域、省三級平臺可行性構建信息分享、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也已全面啟動,“但是這距離實際的管理市場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基層很多地方的用水基本上都沒計量裝置,基礎監測手段、能力亟需強化。”程曉冰回應。“目前,我國的最嚴苛水資源管理制度才剛跟上,雖然獲得一定效益,但仍面對不少障礙。
下階段,水利部將更進一步完備考核指標體系,完備考核的組織程序,以嚴格考核責任追究責任為重點,讓最嚴苛水資源管理制度獲得最嚴苛實施。”陳明忠說道。
本文來源:凱發k8官網-www.eee49.com